【陳蒂國文】破解北一女段考作文:「我看群聚效應」範文+批改範本

一九九七年九月六日舉行威爾斯王妃黛安娜的葬禮時,超過三百萬名民眾齊聚倫敦送她最後一程。全球各地,近三十億的觀眾守在電視機前。在她過世後的數週間,上百萬民眾爭相露出哀慟欲絕的表情(即使由時轉瞬即逝),集體表達內心的哀傷,全為了一個素未謀面而今長眠地下的人。 群聚行為長期受到廣泛研究分析,仍難以定下通用的定義。但觀察自己和身邊的模仿者的行為脈絡,我們可以把群聚定義為:一個群體中,許多人非隨機地模仿跟隨,且有的群聚行為與盲從不同,它是改善人類生活、促進演化機會的一種「合理」的策略,我們透過他人決定,來幫助自己從中得到經驗和成長,以做出更好的決定。 群聚之外,也有反群聚者,有些人只改變了我們的生活,甚至改變了歷史。比如蘇格拉底:西元前三九九年,並自命為雅典的批評者。臨死的蘇格拉底雖然遭雅典人唾棄,但他的貢獻改變了人類思想史。如果少了那些無懼風險、特立獨行的人物,現在的世界絕不會是我們熟悉的樣子。反群聚的人選擇不在團體中模仿他人,不是隨機,有時他們轉而成為團體的領導者,而不是追隨者。 從種與否,都不是絕對的好事或壞事。舉例來說,房價上漲時,若我們跟著他人買下房子,就能隨著價格上升而獲利。當人滿為患的足球場倒塌時,若我們跟隨他人,爭先恐後的往外衝,卻可能因而喪命。人類經過演化發展而來的本能、個性,甚至智能,都能解釋我們對模仿和逆向操作的選擇和行為。如今人們處在一個彼此緊密相連的時代,這是一個世紀前的先人都無法想像的世界。一個團體,從哪兒開始,又在哪兒結束?何時該遵從隱藏在團體行為中的資訊,何時又該忽略它們呢? (改寫自《我們為何從眾,何時又不?:從經濟學、社會心理學、神經科學、演化生物學、行為生態學等角度剖析群聚與反群聚行為》蜜雪兒・貝德利)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: 問題一:依據上文,請指出非盲從的「群聚」與「反群聚」的相異之處,文長限80字以內(至多四行)。(占4分) 問題二:身處在社會團體中,作為新世代的你,請從校園生活、商業模式、社會風潮、網路文化或審美趣味等⋯⋯,舉出一個事例,分析你所觀察到的「群聚現象」,思考它的成因,並提出看法。文長限400字以內(至多19行)。(占21分) 延伸閱讀 1.【110學測國文】國寫作文範文|學測作文題目與範文|是否支持「經驗機器」? 2.105北模指考下載…
,

【陳蒂國文】破解高二北一女段考作文〈疫情與社交距離〉

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,使得人們的生活因而改變,比如視訊軟體的應用更加頻繁、自覺性保持社交距離,都是由於疫情所產生的社會現象。衛福部長陳時中有句名言:「愛有多深,距離就拉多遠!」各國都在推「保持社交距離」,這1.5公尺的距離反而成了一種對人的禮貌與尊重,屢屢看到新聞上家人隔著一片門擋、布幕,或是第一線醫護人員不敢回家住,這個「新」的距離雖然遠了,「心」的距離卻近了。